第1036章 百姓开了民智,国将不国,大明危矣!-《大明: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 book chapter list     “都台,陛下这次的旨意,咱们怎么有些看不懂啊?”

    以都察院御史孙健震、元腾平、蔺翔亮为首的官员,齐聚在都御史刘观的公房。

    本以为奏疏递上去,马上就会是一场君臣相斗的博弈,可没想到陛下仅仅简单批复了几个字。

    知道了,查查吧。

    陛下的妥协,本是一件好事,但他们心里却觉得很不踏实。

    “诸位在担心什么?”

    刘观托着茶碗,表情平淡看着缕缕飘起的茶气,语气淡然:

    “这不是好事吗?陛下必然也察觉到苏贼朋党的狼子野心,想要开明眼,审奸佞。”

    “咱们身为言官,职责就是风闻奏事,助圣君治理天下,开言路,明正理,谨慎做事,秉公弹奏。”

    “都台,您的意思是?”

    将茶碗轻轻搁桌上,朝围拢在身边的下属一笑:“去查吧,务必详尽,务必拿到实证,晋国公不比他人,荣享圣眷,又立新功,吾等做事须让其心口皆服,明白吗?”

    “下官懂了。”

    孙健震眼底闪着诡谲的光芒,对老上司的意思心知肚明。

    弹劾路确等人,不过是在敲山震虎。

    虽然不清楚陛下这次妥协的原因,但这么好的机会放在眼前,他们怎么能错过?

    一旦坐实路确等人的罪名,就能顺藤而上,将苏谨从那个位置扒下来。

    若能敲掉苏谨,那以他为首的新政,还有施行下去的可能吗?

    这一次,他们可是有力出力,将身后的家族全部拉了出来,才在江南造出那么大的声势。

    对于他们来说,这是最后的机会。

    一旦失败,面临的将是万劫不复。

    身后的族老虽然不愿这么做,但却有不得不出手的理由。

    一边是钝刀子杀人,温水煮青蛙,直到慢慢煨熟,端上皇帝的餐桌。

    一边是背水一战,奋力一搏,为子孙后代搏出一个未来,这个答案并不难选。

    “都台,我等应从何处下手?是否应先查童福山贪墨一案?”

    “童福山?”

    刘观神秘一笑:“不,若直接去查童福山,恐怕我等只能无功而返。”

    “都台的意思是?”

    “坦游,你来。”

    元腾平一愣,上前两步:“先生,您喊我?”

    “我没记错的话,弹劾农阁魏圭擅杀恩师土民,激起民变,致土司叛乱一案,是你负责的吧?”

    “是,先生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